天地自然人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查看: 802|回復: 1

中國正史中的UFO事件-02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9-1-7 00:05:44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中國正史中的UFO事件-02

作者:張開基

(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,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、轉貼、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,改作)


出版於1991/02/01

西元前一三九年~西元一九一八年


總計:七四一件

卅四、「西元九○○年十一月廿五日~十二月廿四日:某夜,天空正中有一顆大星,從東邊緩緩的行進好像一條布帶彎彎曲曲的,光亮照耀著天空,大約半個多小時左右才消失,這是所謂的『枉矢』星。」

「新唐書.天文二(唐昭宗光化三年十一月):中天有大星,自東緩流如帶,屈曲,光凝著天,食頃乃滅,是謂枉矢。」

卅五、「西元九○一年五月廿一日~六月十八日:某夜,有三顆紅色的星星先出現在南方的天空,繼之,西方,北方、東方也都各出現了三顆紅色的星星,不久,四方又各增加了一顆,一共出現了十六顆星星,不一會兒,先從北方的陸續消失了。」

「新唐書.天文志(唐昭宗天復元年五月):有三赤星,各有鋒芒,在南方,即而西方、北方、東方亦如之,頃之,又各增一星,凡十六星,少時,先從北滅。」

(作者按:自然星體是不會以如此規律性的方式在天空排列組合,應該是「不明飛行物」事件。)

卅六、「西元九○二年二月:有一顆不知名的新星,像桃子一樣大,出現在『紫微』星垣『華蓋』星座(仙后座 Cassiopeia)下方,慢慢地移動至『御女』星座(天龍座 Draco),三月二日,有一顆流星從『文昌』星座(大熊座 Ursa Major)出來,飛到這顆不知名的新星上,但這顆不知名的新星沒有任何動靜。」

「新唐書、天文二(唐昭宗天復二年正月):客星如桃,在紫宮華蓋下,漸行至御女。丁卯,有流星起文昌,抵客星,客星不動。」

(作者按:新星的出現並不特殊,但有「流星」飛到這顆新星上,就值得探討了,真的只是一顆巧合出現的流星,或者是「不明飛行物」?更或者新星與流星都是「不明飛行物呢?」

卅七、「西元九○二年六月九日~七月七日:傍晚,有一顆星出現在『箕宿』星座(人馬座 Sagittarius)的下方,好像火把一樣的有火光熊熊的往上沖,很多見到的人還以為是天空失火了,等離地面約三公尺多高時才隕落。」

「新唐書.天文二(唐昭宗天復二年五月夕):有星當箕下,如炬火,炎炎上沖,人初為燒火也。高丈餘乃隕。」

卅八、「西元九○三年三月二日~三月卅一日:皇帝抵鳳翔這地方(註,此帝指唐昭宗),第二天,有一顆像月亮一樣的大星,從東邊地平線附近往西飛行,發汊雷聲,尾跡橫貫了整個天空,經過三個晚上才消失。」

「新唐書.天文二(唐昭宗天復三年二月):帝至自鳳翔,其明日,有大星如月,自東濁際西流,有聲如雷,尾跡橫貫中天,三夕乃滅。」

卅九、「西元九○四年六月卅日:夜裡下雨,天地一片陰暗,有一顆長達六、七十公尺的大星出現在東方,往西南方飛行,頭部是黑色的,尾部是紅色,中間卻是白色的,這是『枉矢』星,又叫『長星』。」

「新唐書.天文二(唐哀帝天祐元年五月戊寅):乙夜雨,晦暝,有星長二十丈,出東方,西南向,首黑,尾赤,中白,枉矢也,一曰長星。」

四十、「西元九○五年四月十三日:半夜裡,有一顆很大的星星出現在天頂中央,好像裝米的五斗量器,流向西北方,在離地三十多公尺處突然靜止不動,這顆星的上端有像火一般的光芒,紅中有黃,長達五公尺。然後開始蛇行,穿邊的小星星都隨之改向移往東南方,接著紛紛像下雨似的隕落,消失之後,有蒼白的氣彷彿竹林似的從地面上沖到天頂,顏色迷迷濛濛,星官占卜後認為是『枉矢星』。」

「新唐書.天文二(唐哀宗天佑二年三月乙丑):夜中,有大星出中天,如五斗器,流至西北,去地十丈許而止,上有星芒,炎如火,赤而黃,長丈五許,而蛇行。小星皆動而東南,其隕如雨,少頃沒,後有蒼白氣如竹叢,上沖中天,色懵懵,占曰:『亦枉矢也』。」

(作者按:這不是流星,因為流星不會在隕落的過程中途暫停,更不會轉向也不會有明顯的蛇行。這是「不明飛行物」。

四十一、西元九○六年十二月十八日~九○七年一月十六日:某天黃昏時,東方有顆大小光,度像『金星』一般的異星,自地面往天空飛升,速度非常遲緩,到達天頂時,變成了好似半圓形的上弦月,然後後曲線行進,一會兒,又分裂成了二顆星。」

「新唐書.天文二(唐哀帝天佑三年十二月):昏,東方有星如太白,自地徐上,行極緩至中天,如垂弦月,乃曲行,頃之,分為二。」

(作者按:所謂的「上弦月」,不正像傳統飛碟的形狀嗎?慢速的由下往上飛,後來又一分為二,再再的表明了「不明飛行物」的身份。)

四十二、西元九三四年十月十二日:夜裡三點多的時候,有一顆大星像可裝五斗米的量器,向西南方行進,尾跡長十幾公尺,也是紅色的,過了一會兒後盤圈成龍形,並縮小成了二個犁頭上的鐵片形(類似型),互相打鬥後逐漸散去。……」

「舊五代史、天文志(後唐末帝清泰元年九月辛丑):夜,五鼓初,有大星如五斗器,西南流,尾跡長數丈,亦赤色,移時盤屈如龍形,蹙縮如二鏵,相鬥而散。……」

四十三、「西元九六○年十二月廿三日:有一顆紅藍色的星,從『參旗』星座(獵戶座 Orion)的西南方出現,以很慢的速度行進然後消失,並發出白色的光芒照耀了地面。」

「宋史文十(宋太祖祖建堂元年十二月戊辰):有星青赤色,出參旗西南,慢行而沒,蒼光燭地。」

四十四、「西元九六九年七月廿日:有一顆星從『河鼓』星座(天鷹座 Aquila)附近出來,行進的速度很慢,光亮照耀了地面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太祖開寶二年六月己卯):有星出河鼓,慢行,明燭地。」

四十五、「西元九七四年六月廿三日~七月廿一日:某天棣州地方有火團從空中墜落在城的北邊,並且有個像龍一樣的物體出現。」

「宋史.五行二(宋太祖開寶七年六月):棣州有火自空墮于城北,有物如龍。」

四十六、「西元九八三年九月七日:有一顆星,外型很像秤錘,飛過天空,消失在『婁宿』(白羊座 Aries)附近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七月辛巳):有星如秤權,沒于婁。」

(作者按:中國古代常用的秤錘大致有兩種,一種是圓環狀有如甜甜圈似的,另一種是古鐘型的,但這兩種,在現代的飛碟目擊報告中都能找到類似的形狀。)

四十七、「西元九八八年七月十二日:夜裡一點到三點之間,有一顆不知名的星從『奎宿』(仙女座 Andromeda)出來,形狀像半圓的月亮,向北飛行了一段路程而消失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太宗端拱元年閏五月辛亥):丑時,有星出奎,如半月,北行而沒。」

四十八、「西元九八八年二月八日:有一顆星在西南方出尬,像金星似的,有尾跡,行進到天空正中,旁邊突然增昌了一顆小星星,行進了幾公尺之後,又增加了一顆小星星,一起行進到『五車』星座(御夫座 Auriga)附近才消失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太宗端拱元年九月癸丑):有星出西南,如太白,有尾跡,至中天,旁出一小星,行丈餘,又出一小星,相隨至五車沒。」

四十九、「西元九九一年二月十二日:有一顆星從『水府』星座(獵戶座 Orion與金牛座 Taurus之間)西邊出現,是黃紅色的,經過『參旗』星座(獵戶座 Orion)時突然分開成了三顆星,一起往前飛到『天苑』星座(波江座 Eridanus與鯨魚座 Cetus之間)的東邊才消失,且光亮照耀了地面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太宗淳化二年正月丙申):有星出水府西,色赤黃,經參旗分為三星,相從至天苑東沒,光燭地。」

五十、「西元九九一年某月某日:有一顆星從『雲雨』星座(雙魚座 Pisces)旁邊出現,顏色藍中帶白,緩緩的行進了一公尺左右才消失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太宗淳化二年七月癸酉):有星出雲側,色青白,緩行三尺餘,沒。」

五十一、「西元九九二年五月廿日:有一顆星從『文昌』星座(大熊座 Ursa Major)出來,向西南方快速行進到『柳宿』(長蛇座 Hydra)分開成二顆星而消失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太宗淳化三年四月己卯):有星出文昌,西南速行至柳分為二星而沒。」

五十二、「西元九九二年七月廿九日:有顆星從天市垣『屠肆』星座(武仙座 Hercules)的東邊出現,顏色藍白,向西北慢速行進了三公尺多,分開成三顆星,然後一起往前行進之後消失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太宗淳化三年六月已丑):有星出天市垣屠肆東,色青白,西北慢行丈餘,分為三星,從而沒。」

五十三、「西元九九四年十月七日:這天夜裡,平日常見的星星均未出現,有一顆星從東方出現,藍白色,向東北方慢速行進,到接近地平線時消失,它大約是在『奎宿』(仙女座 Andromeda)和「婁宿」星座(白羊座 Aries)之間開始出現的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太宗淳化五年八月已酉):常星未見,有星出東方,色青白,東北慢行,至濁沒,大約出奎,婁間。」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9-1-7 00:09:01 | 顯示全部樓層
五十四、「西元九九四年十月廿八日:有星從『昴宿』星座(金牛座 Taurus)北邊出現,緩緩行進,過了『卷舌』星座(英仙座 Perseus),在『礪石』星座(金牛座 Taurus)附近消失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太宗淳化五年九月庚午):有星出昴北,緩行,過卷舌,至礪石沒。」

五十五、「西元九九六年二月十三日:天剛亮時,有一顆星在北方出現,向東行進了十公尺左右,分成三顆星,然後一起消失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太宗至道二年九月丁酉):平明,有星出北方,東行三丈餘,分為三星,從而沒。」

五十六、「西元一○○五年一月十三日:有一顆星從『文昌』星座(大熊座 Ursa Major)出來,向西北方慢速行進,然後分開成好幾顆星,到了紫微星垣的東北方才消失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真祭景德元年十二月庚辰):有星出文昌,慢行西北,分為數星,至紫微垣東北沒。」

五十七、「西元一○○五年二月七日:有一顆星從太微星垣的『內屏』星座(室女座 Virgo)北方出現,到達『翼宿』(巨爵座 Crater)時分開成三顆星滿一起消失,尾跡是藍白色的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真宗景德二年十月戊寅):有星出太微垣內屏北,至翼分為三星,墮而沒,尾跡青白色。」

五十八、「西元一○○六年六月十二日:有一顆星從『天津』星座(天鵝座 Cygnus)的東北方,紫微星垣的北方附近出現,分開成四顆星,隨即就一起消失了,是紅黃色的,有尾跡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真宗景德三年五月乙卯):有星從天津東北,紫微垣北,分為四星,隨而沒,赤尾跡。」

五十九「西元一○○七年九月十一日:有一顆星從『敗瓜』星座(海豚座 Delphinus的ε星)的南邊出現,以慢速前進,經過『河鼓』星座(天鷹座 Aquila),到了『天市』星垣,在『宗人』星座(蛇夫座 Ophiuchus)的東北方,裂成二顆星後消失,顏色黃紅,有尾跡。」

「宋史.天文十(宋真宗景德四年七月辛卯):有星出敗瓜南,慢流,歷河鼓,入天巿,至宗人東北,迸為二星沒,色赤黃,有尾跡。」

六○、「西元一○○八年六月十七日:有一顆像金似的星,從天巿星垣的『宗人』星座(蛇夫座 Ophiuchus)的東南方出現,尾長三公尺左商,寬十幾公分,向北慢慢行進,到了『女床』星座(武仙座 Hercules)西邊,分開成好幾顆星之後消失。」

宋史.天文十(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五月辛未):有星如太白,出天巿垣宗人東南,尾丈餘,闊三寸,向北慢流,至女床西,分為數星沒。」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